缅怀患者许爷爷:最后一程的西瓜与啤酒

  生命如一趟不断驶向终点的列车,如何优雅谢幕,是每个人必修的课题。当生命渐入终章,安宁疗护病房见证着脆弱与永恒的交织——天津延安医院医护团队以专业与温情,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让告别充满暖意,让离别不再冰冷。在这里,爱是永不落幕的站台,陪伴每一程抵达,也温暖着每一颗归途的心。


  窗外蝉声如浪,一声高过一声。六十八岁的许爷爷躺在病床上,眼神凝望着天花板上的细微裂缝,那裂缝像极了他腹部的手术疤痕,宛若被命运撕开的伤口,让人不忍触碰。


  一个月前,许爷爷被转入天津延安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罹患晚期结肠恶性肿瘤的他,每晚都被疼痛折磨得无法入睡,绝望的他曾对医护人员发火,甚至拒绝交流。直到医院多学科团队以及医务社工为他调整病房,同时采用鲜花疗法、芳香疗法等方式对他进行全方位的放松疏导,许爷爷开始逐渐适应了环境。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选择放弃输液治疗的他期望拥有更为体面和有尊严的方式度过人生最后一程。


  “老许,今天想吃点什么?”天津延安医院护理院长常姐轻声问道。

  

  许爷爷沉默着并没有回答。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床单,那里有一块不易察觉的皱褶。自从在北京确诊结肠恶性肿瘤并被告知只剩三个月寿命后,这种无意识的动作就成了他的习惯。肿瘤如今已经扩散到他的肺部、肝部和肾部,像一群疯狂的侵略者占领了他身体里的每一处要塞。


  “我想吃西瓜。”他突然说。


  这是许爷爷停止输液和进食四天后第一次提出想吃东西。护理站立刻着手准备,此时正值盛夏,西瓜很快送到了病房。许爷爷颤抖地接过红瓤西瓜,甘甜的汁水顺着他干裂的嘴唇流下,洇湿了病号服。


  “再来点‘山楂树下’。”此时的他像个执拗的孩子般要求道。


  “我老伴呢?”许爷爷咽下一口西瓜问道。


  “去买菜了,说是要给您做炖肘子。”常姐答。


  许爷爷嘴角微扬。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跑长途货运的那段日子,每次回家,他都会让老伴品尝他的手艺,老伴也总是吃得无比满足。女儿那时候还小,会趴在他膝盖上兴奋地数他带回来的各地特产。如今女儿远在日本,隔着时差和海洋,只能在手机屏幕里相见。


  中午,许奶奶拎着保温饭盒来了,侄子跟在身后。饭盒一打开,浓郁的肉香瞬间充盈病房。“啤酒呢?”许爷爷期待的问道。随即,金色罐装的哈尔滨啤酒被递到他手中。此时的许爷爷像个美食家般挑剔审视着每一道菜品——排骨要切得大小适中,肘子必须炖得软烂。在医护人员经过时,徐爷爷像个健康人一样大快朵颐。


  忽然,他突然停下筷子:“我那天骂了小糜,得跟她道歉。”


  第二天,护理员小糜来到许爷爷病房前。一个月前,许爷爷在疼痛难忍时曾对她恶语相向。此刻,老人颤抖着握住小糜的手,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小糜也红了眼眶,轻声说:“许爷爷,我从来没怪过您。”


  第三天,病房里的监控仪器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许爷爷的呼吸变得困难,血压开始下降。医生们迅速赶来,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许奶奶颤抖着紧紧握住丈夫的手:“你别担心我...我会去日本陪闺女...你放心...”侄子在床边哽咽着说:“叔,到了那边您要好好的...”许爷爷的眼角滑落最后一滴泪水,监控屏幕上的曲线渐渐变成一条直线。窗外的蝉鸣依然响亮,病房里只剩下压抑的啜泣声。医务社工轻轻抱住许奶奶:“想哭就哭出来吧,您已经尽力了。”


  在整理遗物时,许奶奶发现床头柜里还放着两罐未开封的哈尔滨啤酒。她抚摸着金色的罐身,回想起丈夫许爷爷生命最后那段日子里,每天午饭后都会满足地咂咂嘴说:“这啤酒,够味儿!”


  那些被病痛偷走的尊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被西瓜的清甜、啤酒的醇苦和家人的爱一点一点,温柔地抵达至许爷爷的心中。我们沉痛悼念,愿许爷爷在天堂安息,远离病痛,灵魂得到永恒的安宁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