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第02版刊登“九成人对临终关怀存在误区 不同于安乐死需要改变偏见”的文字新闻报道

九成人对临终关怀存在误区

不同于安乐死需要改变偏见

     为临终病人做关怀服务的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是在天津建立的。到目前,本市“临终关怀”病房已经从最初的一家医院发展到现在的10余家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参与,临终关怀病房面向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服务的患者开始向各年龄段扩展,甚至包括婴幼儿。作为“中国生命关怀实践基地”,天津延安医院院内6个病房的24个床位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的苦痛,帮助重病人完成生命最后的成长。昨日记者获悉,目前,参与临终关怀的志愿者人数很少,九成人对临终关怀存在很大的误区,无法改变对临终关怀的偏见。

   据了解,临终关怀是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治疗及护理,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使其平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家属分担劳累与压力。天津延安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临终关怀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时间,发展还很不成熟,临终关怀机构需要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扩大临终关怀的社会影响力,改变人们对临终关怀的偏见,理性看待生老病死。

  记者 单学熙